中国古籍中关于修仙等级的记载多种多样,反映了道教及其他传统信仰中的不同层次与境界。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等级划分:

  1. 《太平经》中的六等神仙
    • 神人
    • 真人
    • 仙人
    • 道人
    • 圣人
    • 贤人
  2. 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中的三等仙
    • 天仙:有大神通之力,飞升上界。
    • 地仙:无大神通之力,无法飞升上界,游于名山。
    • 尸解仙:通过特殊的修炼方法达到的一种存在形式。
  3. 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的七阶神仙
    • 玉清
    • 上清
    • 太极
    • 太清
    • 九宫
    • 洞天
    • 太阴
  4. 北周《无上密要》中的八种道人
    • 得鬼官道人
    • 得地仙道人
    • 得地真道人
    • 得九宫道人
    • 得太清道人
    • 得太极道人
    • 得上清道人
    • 得玉清道人
  5. 唐代《天隐子》中的五类仙
    • 在人称人仙
    • 在地称地仙
    • 在天称天仙
    • 在水称水仙
    • 能神通变化者称神仙
  6. 张君房《云笈七签》中的九品神仙
    • 太清境有九仙
    • 上清境有九真
    • 玉清境有九圣
    • 总共二十七个位次
  7. 上古修仙等级(从个人修炼的角度)
    • 筑基
    • 金丹
    • 元婴
    • 出窍
    • 分神
    • 合体
    • 度劫
    • 大成
    • 飞升仙界
    • 最终达到神界

这些等级和分类反映了古人对于修行过程的理解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和追求。在不同的文献和流派中,修仙的路径和阶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都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精神或物质境界。

最后修改日期: 2025年6月8日

作者

留言

您好,这是一条评论。若需要审核、编辑或删除评论,请访问仪表盘的评论界面。评论者头像来自 Gravatar。

回复 一位 WordPress 评论者 取消回复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